首页 专题专栏 人才专栏 详细

人才专栏

人才专栏㉗丨范卫兵:在压力与动力中不断前行

发布时间:2024.01.03 00:00:00
      “这次突发中风,我们都以为父亲以后要瘫痪在床、没得自主生活能力。幸好范主任连夜赶过来做手术,才让我父亲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
      杨先生由衷地表达着感谢。就在2021年4月,长沙杨先生的父亲杨大伯在夜里突然右手右脚无力,无法行走,并伴有胡言乱语、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眼见情况未有好转,凌晨2点,家人紧急将杨大伯送至长沙市第三医院。经检查考虑左侧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大,若不及时手术疏通血管,可能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而致脑疝形成,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情况万分危急!
      神经内科启动急诊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将杨大伯送至介入治疗室。凌晨2点40分,接到消息的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范卫兵匆匆赶来,紧急为杨大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杨大伯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而引起血管闭塞的原因竟是左侧颈动脉夹层!
 
      范卫兵果断施行支架植入及血管成形术,一个小时后,堵塞的血管被打开,血供立即恢复。
因为手术及时,术后第三天,杨大伯的右侧肢体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能正常与人交流沟通了。出院前,杨先生握着范卫兵的手连声表达着感谢,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提及自己专攻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初心,范卫兵表示,刚毕业那会,他看见神经内科满病房的中风偏瘫患者,其中不乏四十来岁的壮年,他们往往因为中风,丧失了劳动力,更丧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本是家庭顶梁柱的他们如今只能依靠家人照料,成为家庭的负担。
      范卫兵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技术本领,守护好大脑这个人体最精密的“仪器”,从“死神”手中抢回最宝贵的生命。
      他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并完成了中国卒中学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及颈动脉支架置入规范培训,从此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向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师从国内顶尖神经介入专家姜卫剑教授、金旻主任,逐渐提升神经介入治疗技能。
 
      面对比头发丝还细的脑血管,范卫兵始终如履薄冰,不断追求精准和安全。如今,他完成各类神经介入手术1000余台,包括脑血管造影、脑动脉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慢性颈动脉闭塞再通术、急诊机械取栓等高难度神经介入手术,绝大多数都取得了极好的疗效,中风偏瘫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得到神奇般的康复。
      尽管介入手术铅衣重达几十斤,一场手术下来常让他汗流浃背、颈肩胀痛,但范卫兵说,能拯救中风患者的生命、帮助他们重新站立,铅衣比任何名牌服饰都来得舒适。
      作为科室副主任,范卫兵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对实习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他和科室团队共同努力,获得湖南省首届疑难危重病例竞赛专科第一名;他是院内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湖南省卫计委科研基金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论文3篇,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荣获三等功一次;目前还担任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感染学组委员、长沙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长沙市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等学术任职;2023年中国医师节,他被评为天心区最美医师。
      所有成绩,皆是过往。未来,范卫兵仍将谨记“时间就是大脑、责任重于泰山”,怀揣进取之心,继续努力前行,以饱满的热情谱写出神经内科创新发展的动人篇章。
人才评语
      范卫兵是我院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入选我院医学高层次人才、后备学科带头人。担任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神经感染学组委员,长沙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长沙市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等学术任职。
      二十年奋斗岁月,他对待患者始终热情负责、细致认真;对待专业始终笃行不怠、如履薄冰;对待学习始终力争上游,不断进步;对待工作始终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不断锤炼自己,成长为一名让人敬重的神经内科专业医师。
 
二十年弹指一挥,他始终秉持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相信他一定可以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中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更好的服务态度、更强的敬业精神,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医院人才办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