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 详细

新闻中心

立夏至阳气升 中医教你清爽度夏啦!

发布时间:2025.05.16 00:00:00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阳气渐盛、万物生长进入旺盛期。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此时顺应自然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调和阴阳、防病养生。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康复医学科从中医角度带您了解健康度夏之法。

立夏气候与体质调养

立夏之后,气温升高、湿气渐增,人体阳气外浮,易出现“外热内虚”状态,表现为心烦、多汗、食欲减退等此时调养的核心为护心气、健脾祛湿以及适度升阳。

1. 护心气:心主夏,宜静心养神,避免情绪过激。  

2. 健脾祛湿:湿邪困脾易致疲乏、腹胀,需提前预防。  

3. 适度升阳:避免过度贪凉损耗阳气,如过量冷饮、久吹空调。

饮食建议:清补为主,忌大热大寒

1.增酸减苦:酸味(如乌梅、山楂)可收敛汗液、生津开胃;苦味(苦瓜、莲子心)虽能清心火,但过量易伤脾胃,虚寒体质慎用。  

2. 健脾祛湿:赤小豆、薏米(炒后更温)、冬瓜皮煮水代茶饮;  脾虚者搭配山药、茯苓增强运化。  

3. 清暑生津:西瓜翠衣(西瓜白皮部分煮水)、绿豆百合汤(虚寒者加陈皮)具有清暑生津之功效  

4. 忌口提醒:烧烤、油炸食品加重内热应尽量避免食用;冰镇食物损伤脾阳,可常温饮用薄荷柠檬水替代。

起居运动:夜卧早起,动静结合

1. 作息调整:顺应立夏后日照延长,建议22:30前入睡,6:00左右起床午间小憩1530分钟养心,避免久睡昏沉。  

2. 科学运动:可于晨起或傍晚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避免烈日下剧烈出汗;按摩劳宫穴(掌心)、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有助于宁心安神。

防病要点:未病先防

1. 防暑降温:外出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无酒精型)应急;饮用金银花露(儿童适用)或竹叶茅根茶预防暑热。  

2. 防寒护阳: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冷风直吹颈背(大椎穴易受寒);女性经期可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温养下焦。  

3. 防湿邪入侵:立夏后雨水增多。雨天及时更换湿衣,常备艾草泡脚包祛寒湿;饮食中加入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化湿调料。

情志调摄:静心养神

1.音乐疗法:听古琴曲《流水》、古典乐《四季·夏》等舒缓旋律  

2.香薰疗法:佩戴茉莉、荷花香囊,或燃檀香镇定心神  

3.冥想导引:每日静坐10分钟,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

夏季养生重在“清、调、养”——清除内热、调和脾胃、养护心阳只有顺应天时,方能安然度夏,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供稿:康复医学科 聂军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