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丨关于失眠,你需要知道的这些事儿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失眠成了许多人难以言说的痛。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每天都会接诊数十名失眠患者,从20岁的青年到80岁的老人,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并因此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怎样产生的,应该如何治疗……在2025年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范卫兵与您聊聊关于失眠的那些事儿。
失眠的表现与判断标准
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入睡困难是指躺在床上30分钟甚至更久仍毫无睡意;睡眠维持障碍是指夜间频繁醒来,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早醒是指比正常起床时间提前1-2小时醒来,之后无法继续安睡。若这些情况每周至少出现3次,持续3个月以上,就可能患上了失眠症。
失眠背后的复杂成因
1.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压力是失眠的常见“导火索”,它们让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让人睡前难以放松,思绪万千,导致失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更会打乱睡眠节律。
2. 不良生活习惯:睡前长时间刷手机、玩游戏,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正常的生物钟;大量摄入咖啡、香烟等刺激性物质,或者晚餐过饱、睡前剧烈运动,也都容易让神经兴奋,影响睡眠。
3. 环境因素:噪声、光线、温度不适宜都可能成为睡眠的阻碍。
4. 疾病与药物影响:关节炎、头痛等疼痛性疾病会因身体不适影响睡眠;一些药物如某些感冒药、甲状腺激素药物等,也可能有引起失眠的副作用。
失眠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长期失眠首先影响精神状态,使人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幅下降;还会引发情绪问题,增加焦虑、抑郁的发病风险。除此之外,失眠会打乱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长此以往还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应对失眠有方法
1. 改善睡眠环境: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工具。
2. 调整生活方式: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晚餐不宜过晚、过饱,睡前3-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3. 心理调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缓解睡前紧张情绪;压力大时,可通过每周3-4次3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缓解压力,与朋友倾诉、写日记等方式排解。
4. 寻求专业帮助:若失眠问题严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失眠虽然恼人,但只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就能逐渐改善睡眠状况,重获优质睡眠,让生活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