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成功举办国家级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实践新进展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4.10.22 00:00:00
10月12日,由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主办的“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实践新进展培训班”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医药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近300人参与学习,共同探索并学习合理用药的前沿路径,携手推进药学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副主任、抗耐药微生物药物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川教授,长沙市医学会会长黄赣湘,长沙市卫健委科教处副处长罗国清、药政处副处长李赛帅,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临床用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世坤,长沙市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长辉出席。培训班开幕式由长沙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丽华主持。

李川在致辞中指出,加强抗耐药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临床精准用药,不仅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们每一位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抗耐药微生物药物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验室不仅在抗耐药微生物感染新药早期优化与研究、新型精准化给药技术研究与毒性防治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积极推动了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为解决耐药微生物感染治疗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抗耐药微生物药物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黄赣湘充分肯定了长沙市第三医院在临床药学领域所取得的满意成绩。他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医院的药师工作已经逐渐从传统的药物供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需要临床一线的药师对药学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更新和积累。

罗国清指出,长沙市第三医院积极响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强药学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药师的合理用药实践与管理水平。省重点实验室作为湖南省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任务,尤其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李赛帅指出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关键环节。在促进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方面,他提出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导向,务必要将基药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去贯彻落实;要紧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能力,发挥处方点评实效;要重视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邓长辉在发言中表示,在长沙市卫健委的支持指导下,长沙市第三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高度重视临床药学的建设发展,在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同时,在省内率先开展以抗感染药物为体系的一系列精准用药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建立了省内一流的抗感染药物精准用药研究平台。目前以抗感染药物优化给药体系、个体化用药方案研究、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药品临床评价为特色,形成了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的技术与规范,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培训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川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刘世坤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韶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邓银华教授,长沙市中心医院毛艳梅教授,长沙市第三医院刘丽华教授、何鑫教授、王娟教授、付丽教授、盛赠美教授、范杜教授和黄德斌教授等国内知名临床、药学专家做专题授课。

此次培训班内容广博且实用性强,涵盖了如何优化药师会诊质量、DRG/DIP模式下药学服务的转型策略、基于药政管理的临床药学实践探索、老年慢病多重用药挑战的应对策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导、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精细化实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以及侵袭性肺部真菌病诊治中的药学考量等多个前沿议题。专家们不仅深度剖析了相关政策导向,还精心分享了药学领域的经典案例,通过思维的激烈碰撞,从多个维度、采用多种方式深刻阐述了合理用药的迫切需求与核心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高水平专业报告,本次培训班为参会者打造了一场知识密集、见解独到的学术盛宴,有力促进了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并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通过一系列的高水平专业报告,本次培训班为参会者打造了一场知识密集、见解独到的学术盛宴,有力促进了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并为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供稿:药学部 乔勇
科教部 邓阳
科教部 邓阳